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財務決策?

★你的童年經驗、性格反應、父母的金錢觀,決定了你的「金錢模式」

·心理學家布萊德・克隆茲(Brad Klontz)指出,我們的「金錢腳本」來自童年經驗,影響成年後的財務決策。

·理財教練奧利維亞·梅蘭(Olivia Mellan)發現每個人的金錢行為與內在情感需求密切相關。你的財務習慣,可能是未察覺的心理投射。

·家庭關係專家約翰・葛特曼(John Gottman)則認為,父母的金錢價值觀不僅影響你的理財方式,還影響你在人際關係中的金錢態度。


 

★只要你想,你有機會改寫它

在你掏錢買東西的時候、在你企圖投資某樣領域的時候、在你思考是否該轉行或創業的時候,甚至,在你財務管理失控的時候……

你是否曾經發現,自己在金錢及財務管理中的選擇,與你的父母或某位家庭成員驚人地相似?
 

抓住那個片刻,那是你改寫自己未來軌跡的決戰時刻。
別讓更新潛意識的機會輕易的溜走。

 

★你的金錢行為,底層有著情感的連結

金錢不只是數字,還帶著情感記憶。

·如果你害怕花錢,可能是童年時曾經感受到「錢很難賺」的壓力;
·如果你習慣透過購物來犒賞自己,或許是在過去被愛的經驗不夠滋養你;
·如果你對金錢過於謹慎,也可能是來自家庭常散發著對未來的不安全感。

 

你目前的金錢模式,不一定是你的選擇,而是童年「學來」的生存策略。

已經被你習以為常的內建在潛意識裡啦

 

 

★怎麼改變你的金錢模式?

(1) 找到你的金錢關鍵字:
金錢對你來說是什麼?找到這個關鍵字,才能改變你的內在設定。

例如我過去的金錢關鍵字,是豬。

在我當時的潛意識裡,認為金錢就像豬一樣,養大了就該殺。以及想到豬,無意識連結的畫面是嫌惡的情緒,還有豬圈髒亂的環境。

這些解答了我那個階段為何老是陷入重複的迴圈:在存錢,然後突然需要用錢,例如:家人手頭緊,臨時要借。然後自己必須又再重新開始存錢的循環裡。

原來這個循環模式,來自於當時的潛意識認同:金錢是髒亂且蓄積一段時間就必須花掉的東西。

而嫌惡情緒的產生,來自於我認為自己是乾淨的人,但金錢不是。

試問:若你覺得自己比金錢清高,你很乾淨而金錢髒兮兮,你怎麼會允許金錢向你靠近?何況還帶著嫌惡的情緒。


 

(2) 回想你的童年金錢腳本:
父母怎麼談錢?常說哪些話,他們的財務模式又是如何?影響了你有哪些行為及財務習慣?

寫下你的句子,再後面練習拆解它們。


 

(3) 覺察連結的回憶和情緒:
當你消費、存錢或賺錢時,會產生什麼情緒?焦慮、害怕,還是愉快?

這些情緒來自哪個童年經驗,背後又是由上面哪個句子所導致的?
 

 

(4) 改寫你的金錢信念:
問問自己「這是我真正的想法,還是童年無意識接受的?」

想辦法讓它們鬆動,或大量植入相剋的信念。

而這個轉換的過程,可以是循序漸進的。
例如:「金錢是豬。」可以先調整為「金錢是乾淨漂亮又珍貴的金豬。」先讓已經定型的連結反應,也就是厭惡的情緒降低。

如果你害怕消費、恐懼失去金錢,你也可以重新定義:「錢是流動的能量,我值得擁有,也值得使用。」



(5) 頭腦也要進化: 
學習建立更健康的金錢觀,例如設立理財計劃、學習投資,或是允許自己適度享受金錢帶來的快樂。

 

 

 

★做一個更有覺知的財務決策者

放輕鬆,轉變是個過程,你會慢慢發現不同的金錢選擇。

無論你的童年如何,現在的你,都能決定自己的財務模式

 

💰 金錢是幫助你實現夢想的工具。
💡 用輕鬆的心態去探索,你會發現更多可能性!

解放你跟金錢在潛意識中的僵固模式,同時,也進化你的財務規劃,使其不至於因為一次糟糕的投資和未能達成的財務目標而全盤崩潰,

保證自己能在投資道路上持續前進,一直等到好運降臨的那一刻。

 

當你開始有意識地調整你的金錢故事,你將不再被過去的模式束縛,而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務自由與富足人生。

 

你,準備好改變了嗎?

 

★★★
想了解更多? 歡迎來到 樂門 愛‧豐富學院 
https://abundanceloven.com/ 更有系統的閱讀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ven Lin 的頭像
    Loven Lin

    Loven 天使晶靈 ~ 綻放之愛

    Loven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