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有沒有覺得,自己在人際關係中,好像總是在扮演著某種角色?
有時,你總是小心翼翼,深怕說錯話、做錯事,惹得大家不開心。
有時,你又忍不住想掌控一切,希望所有人都聽你的,照你的意思做。
有時,你明明很想跟人親近,卻又害怕受傷,總是豎起一道牆,把真心藏起來。
這些行為,可能連你自己都沒有發現,但它們卻默默地影響著你的人際關係。
而這些習慣,很可能從小時候就開始了。
童年,就像是一塊充滿可能性的畫布,我們在上面自由揮灑,學習認識這個世界,也學習如何與人相處。
◆我們從父母身上學習:
學習跟同性和異性之間的相處和對應。
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最早、也是最重要的老師。我們看著他們彼此之間如何互動、如何表達愛,
我們也從自身和父母之間的相處,以及進入到父系家族和母系家族群體中的互動模式,來逐漸體會世界以及自己和世界的關係,
慢慢地,我們才在摸索中前進,並建構屬於自己的方式。
◆我們從同伴身上學習:
學校、社區,是我們學習人際關係的第二個重要場所。
我們在這裡交朋友、吵架、和好,從一次次的互動中,觀察和學習如何與人相處、和社群互動,
在關係中該如何設立界線,並找到自己在群體裏最舒服的位置。
-
童年時期的經驗,會像一顆顆小小的種子,埋藏在我們的心中。
有些種子長成了大樹,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;但有些種子,卻可能長成了荊棘,讓我們在關係中處處碰壁。
◆如果童年時期,我們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支持,長大後,我們也會比較有安全感,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,也願意去信任他人。
◆若孩子沒有被適當的引導,去理解和完整消化那些在稚嫩期所經歷到的背叛和欺騙,長大之後,可能也會比較難以真正的去信任他人、建立親近的關係。
◆如果父母願意正視孩子的獨立性,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為自己做決定,成長過程中的我們也會比較有界線意識,懂得保護自己,也尊重他人。
◆有些人從小就看到父母經常爭吵,這或許也會致使他們很害怕面對衝突,總是在需要為自己發聲的時刻選擇退讓、討好,或是乾脆直接逃避。
◆而有些人從小就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,長期被忽略之後的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加在意別人的眼光,成為為了得到認可,而委屈自己的大人。
童年經驗對我們的影響,往往是潛移默化的,我們甚至沒有發現,自己的人際關係模式,竟然是從小時候就開始形成的。
但,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只能被過去所束縛。
試著了解自己,是改變的第一步。
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,想想哪些經驗,可能影響了現在的你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都有深陷其中的課題。
如果你願意花足夠的時間陪伴自己,
以下有幾個步驟可以分享給「有需要」的你:
1. 書寫你的某些過去:
在過程中,盡可能地貼近真實。那些你再也無法承受或接受的痛、吶喊、掙扎和恐慌,
通通都在你自己覺得安全的個人空間裡,透過書寫,讓情緒、事件、所有相關的故事人,都赤裸裸的從你的內心,流動到你筆下的紙張。
這個流動的過程,是釋放。
2.重新看看你的過去:
那些釋放到紙上的情感和創痛,是你的,卻也不再屬於你了,它們成為了一個故事、一段篇章、一段你可以決定未來的文字區塊。
這個「有點距離」的角度,對你來說可能有些奇妙。有時候當我們緊抱著某個人、某個物,或重複述說某個故事,
你可能會忽略一些「你從未去看」的細節或其他面向。
用第三方角度去看,保持一點距離,或許現在的你,可以稍微喘口氣,去享受一下生命。
喝個熱茶、梳洗一下、深呼吸片刻,感受這個不再抱著過去的自己,
感受現在這個身體有多麼舒暢。
3.改寫你的故事:
你不是一夕之間長大,這個成長的過程,你跌跌撞撞卻也收穫良多。
那些跌倒後再爬起來的動力和思維,都是你的收穫。那些創傷除了帶給你痛苦,也為你的現在帶來了一些禮物。
你能找出它們嗎?
這次,
用『能為你的生命帶來力量的角度』重新再寫一次你的故事。
舉個實際的例子:
我講短一點~
版本一,我從小就被父母時常叮嚀「你是個女生,長輩們都重男輕女,你自己要小心一點」。
小時候我不太懂這些叮嚀背後的深意,但我因此常關注那些帶著審視的眼光以及看似不滿的表情,並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這是事實,我也無法重新回到過去,告訴我的父母別老是這個強調,更無法通靈到我的過去,告訴自己別聽這些話。
但,當我改寫這一段記憶,讓版本改變,它能變成這個故事……
版本二,我的父母,他們的原生家庭帶給他們重男輕女的印象非常深刻,以至於當我出生是個女孩,我的父母就想要保護我。
他們透過叮嚀來提醒我:「別把長輩們的性別偏愛當作重要的事。」我只需要做自己,而我的父母也允許我自由做自己熱愛的事。
很有趣的是:當我改寫自己的故事,我發現到這個版本,也是事實。
當我把版本一的故事改寫,我的自我關注,焦點就從「我不夠好」來到了「我自己做熱愛的事」。
關注的焦點不同,心情和看自己的角度,以及回憶裡自動收尋的畫面,都有了不同的變化。
現在的你,才有機會對自己說:
親愛的自己,接納過去的真實,放下重擔,允許自己再次輕裝前行。
練習時間,
現在,輪到你啦
你有什麼故事要跟我分享呢
童年,是我們人生的起點,它塑造了我們,也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。但,我們並不是被過去所決定的。
透過自我覺察,以及為了改變而找到的自我療癒的各種技巧和方式,我們可以慢慢認識自己、療癒過去的傷痛,重新整合自我並學習新的互動模式。
這都是有可能的。
不論你是否願意提筆練習,都請記得 提醒自己:
『你值得擁有自由而真實的所有關係,不論是金錢、伴侶以及和自己的關係。』
★★★
想了解更多? 歡迎來到 樂門 愛‧豐富學院 https://abundanceloven.com/ 更有系統的閱讀